Search


看了很多近期文人 評論這件事情........台灣的喬喬.. 台灣的人文..因為身在台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看了很多近期文人 評論這件事情........台灣的喬喬.. 台灣的人文..因為身在台灣
身為香港人的我知道一點
其實...很多台灣人...都走在民粹的路上.... 很多獨立思考的空間.....並不客觀
分享無待堂主的文 ....讓我們省思 ......
小樂器..小玩具....都是孩子最近的 親密好友...被毀了.....是ㄧ種心靈的折磨
怎麼忍心...
再嚴格.......小孩子的訓練 也要按步就班...

今天還要救救孩子 - 20130514 - 蘋果日報
盧斯達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30514/18259344

台灣小女孩于卉喬,才5、6歲,已經是個網絡小名人,還有爸爸代管的個人專頁,有八十多萬支持者。日前專頁上載了一張相片:于卉喬一臉淒涼,哭紅了臉,旁邊有個斷成兩截的夏威夷小吉他(Ukulele)。原來小妹妹最近在學這種樂器,還說要表演學習成果。但女孩的爸說,她之後就懶散了,沒有認真練習,練兩下就去玩家家酒之類。女孩的爸一怒之下,拆毀她的小吉他,還打電話去取消學習班;不只家家酒不能玩,還要她面壁思過,更下令女兒在幼稚園也不能玩玩具。

女孩的爸也有自己一套道理,說這樣是要教女兒對待興趣或任何事都得認真云云。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,是家教還是家暴的議題,產生了萬多個留言。

這件事令我馬上想起魯迅一篇短文《風箏》,說魯迅當年見他小弟終日只顧遊玩、放風箏,還偷偷造自己的風箏。魯迅有天發現了,看不下去,以兄長的權威、成人的力量將風箏踏毀。多年後,魯迅才從一本外國書知道,遊戲「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」、「玩具是兒童的天使」,猛然醒悟當年乃是一宗父權結構的上位者對下位者的「精神虐殺」。但到魯迅想懺悔的時候,弟弟說已不記得當年有這件事,於是魯迅感到一陣更深的哀愁。

魯迅死了,但他對抗的東西仍然張牙舞爪。中國人總是恪守「勤有功,戲無益」的祖宗遺訓,用各式各樣「興趣班」塞滿孩子的時間表、要他幼稚園就懂串Dinosauria;視遊戲為大害,要代代禁絕。兒童可以從遊戲中得到的快樂、創意、想像力,慘被剝奪殆盡。

中國小孩和外國的比較起來,總是比較不快樂,像他們的父母一樣不快樂。父母逼孩子老成,是為「要懂事」;父母任性衝動,也有一道「我是為你好」的天條擋駕。孩子這樣長大,固然不快樂;功利點看,這種零空間家教只會毀滅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、想像力和創造力,而他們需要空間和自由去培養。永遠在盒子裏思考的孩子,一生平庸,大了有甚麼競爭力和成就?

小朋友在玩無聊遊戲、無所事事的時候,就是他自行摸索、想像、學習和掌握世界的時候。這種珍貴的空間,現在都讓路給各種十項全能興趣班。多少偉人豪傑,童年時都是無所事事的山野孩童。管理主義,管死了香港;家教主義,則管死了孩子。二十一世紀,魯迅曾要揭露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,今天我們還要喊「救救孩子!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雨小路官網:https://www.rainypath.com/ 約姐妹一起去逛街:(需申請唷)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667879850131368/ LILY小編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asel.lily.5 雨小路官方LINE客服: @mcs0360v
每月韓國日本直播連線 每週日韓貨新品直播介紹 每日時尚穿搭分享 快來雨小路日韓連線吧
View all posts